吴平:悼恩师彭斐章先生

吴平 (武汉大学原副校长)

彭斐章先生,于我而言,是人生长路上至关重要的引路人。本科时,他是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任课老师;研究生阶段,他成为悉心指导我学术研究的导师;参加工作后,他又先后担任我们的领导、学院院长。从我十七岁懵懂入学,到如今从教四十二载,彭老师见证了我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转折与成长,我始终将先生视为生命中的恩师,这份敬重与感激,早已融入血脉,难以割舍。

昨日清晨,惊闻先生仙逝的噩耗,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瞬间失色。在参与先生治丧的忙碌事务中,我不断努力平复内心如潮水般翻涌的悲伤与沉重,试图在追忆往昔的思绪中寻得一丝慰藉,然而,哀思却如藤蔓般,在心底肆意蔓延,无尽无休。

从得知噩耗后匆忙赶往医院的地铁上,我的心便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悲痛紧紧揪住。踏入病房的那一刻,往昔与先生相处的温馨画面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闪现。想起上次还能在这里与先生亲切握手,感受他的教诲,而如今,却已阴阳两隔,再也无法触碰他那温暖而有力的双手。泪水夺眶而出,我跪于床前,给先生三叩头,仿佛这样就能离先生更近一些,就能再感受一次他的活力。

回到学院“教工之家”筹备“追思堂”,这里人来人往,可我的眼中却只有过去的时光,那些与先生共度的点点滴滴,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记忆的夜空。

先生和袁老师给我们上《目录学》课时,总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一次,他们特意来到宿舍为我们答疑解惑。当时,几位同学因贪睡还未起床,正躺在铺上复习。先生见状,正色批评道:“还不起来?”那严肃的语气至今仍回荡在我耳边。我忙不迭地穿衣起床,端坐桌前,认真聆听先生的辅导。先生所讲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核心,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学术研究的大门,让我印象深刻,终身受益。

我考了两次才考上先生的博士生,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让我格外珍惜。然而,有一次却因事先准备不足,在学术讨论中表现不佳,惹得先生不高兴。他皱着眉头问道:“你怎么没有好好准备?”那语气、那态度,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我的心头上,让我惭愧不已。回去后,我老老实实地埋头看书学习,发奋努力,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在后一次讨论课上,我的表现得到了先生的认可,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师门中有人多次提到彭老师“护犊”,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毕业论文外审的经历。当时,外审意见回来,有一个评价不够理想,我惴惴不安。先生得知后,却不以为然地说:“他(外审专家)不懂。”先生简单的一句话,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顿感“理直气壮”。如今想来,那或许只是先生安慰我的一句话,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了他对学生深深的关爱与呵护。

追思堂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送别》旋律悠远绵长、哀而不伤,仿佛是先生在向我们作最后的告别。循环播放的先生每个年代的照片,一张张,一幅幅,记录着他一生的光辉历程。那些照片我们都见过,每当有学生毕业,先生总会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庆贺。师母精心操持家宴,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先生则会抱出各种影集,让我们翻看,打发“饭前”的时间。那些珍贵的照片,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先生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温馨感人,简洁纯净、意境深远。

吴平(右一)与师母(右二)

这些都是先生伟大事业中的小事,却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们愈久愈弥香,愈久愈深刻,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先生,您一路走好!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吴平

2025年7月16日

浏览次数 : 30
Retour en ha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