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华人贸易促进会拓展视野和格局— 聆听中国驻法国最早外交官汪华先生讲述外交轶事

2025年5月15日,由法国华人贸易促进会林相伟会长主持,在巴黎L’Horloge咖啡店二楼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应林相伟会长之邀,法国最早驻法外交官—汪华先生亲临现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外交轶事讲座。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嘉宾莅临,包括比亚迪法国公司总经理李洪涛、法国侨报记者钱海芬、协会第一常务副会长王曦、秘书长陈旭英及多位协会成员。

汪华先生谦逊地介绍自己是当年首批被派驻法国的六位工作人员之一,是“小汪”。他接手的第一个艰巨任务,便是为大使馆选购府邸。他与同事们历时三个月,走访巴黎多处房产,最终相中位于Neuilly-sur-Seine的一处宅邸。购房过程中波折不断:一方面有美女房东“故意刁难”,另一方面我方工作人员机智应对,斗智斗勇,最终以600万美元成功购得(如今估值为36,000万美元,即26亿元)。汪华先生强调,这座使馆官邸的选址与购置,彰显了国家对中法外交的高度重视,对其投入的资源甚至超过了当时非洲所有使馆的总和,钱不是问题,华人华侨与使馆要团结。

座谈中,汪华先生特别指出了语言在外交中的“细节魔鬼”作用 — 一个微小的词语差异,往往可能引发理解偏差甚至误会。他举例道,法语中 “dans trois mois” 意为“三个月后”,而 “dans les trois mois” 则是“三个月内”。虽然只是多了一个词,意义却天差地别。连资深翻译专家陈旭英也坦言自己此前未曾特别留意这样的差异。汪华先生感慨道:“翻译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一个词的差别可能会引起一次外交上的误判。”

活动中,汪华先生还穿插分享了许多趣事。他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如何用一段与“端茶小姑娘”的对话,巧妙化解了场面的尴尬,展现出总理平易近人的风范。也谈到自己曾参与协助国家购买空中客车A300飞机、曾担任巴黎银行(BNP Paribas)顾问,以及曾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担任语言与文化解说顾问的经历。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会转瞬即逝,现场反响强烈,大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汪华先生笑道:“我今天只是讲了一千零一夜中的前两夜而已。”

林相伟会长道: “我们应该以汪华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他丰富的外交经验、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生动的表达能力,更要借鉴他在待人接物中的讲礼节礼貌、讲规矩、重修养的作风。希望协会各位兄弟姐妹积极参与协会的活动,在学习中不断修身修心。”

好好说话,不仅是修养的体现,更是人生好运的起点。我们常说 “祸从口出”,其实 “福也可从口出”。好好说话,是一种低成本却高回报的能力。尤其在这个多事之秋,有一颗包容和谦卑之心能消弭冲突,也能悄然迎来人生的转机。

瑜希巴黎报道

 

 
 
浏览次数 : 65
Retour en ha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