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林丽华

《林丽华自叙》
自温州来法四十余春秋,操贸迁之业,转瞬持家,锅碗交响,守翰墨之心。十载习古体,幸承陈文林恩师亲授律法。夜半独对清光,斟酌平仄;闲暇偶作新诗、随笔,寄兴小说、主持、小园花月。
今忝任《欧洲龙吟诗社》名誉社长,兼任《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常务会长。才非李杜,乐在吟哦。
辑平生所作,付之梨枣,笔端写尽天涯客绪,笺上长留故国春晖,若蒙垂览,幸甚至哉。

序
林丽华专集作链,心中欣然。
丽华少怀诗心,自青春年华便以文学为梦。四十余载旅居巴黎,经商有成而不弃吟咏。笔下如泉涌,酣畅淋漓。无论小说、散文、随笔、新诗、抑或格律诗皆能信手成篇,各具风采。其朗诵亦极具感染力,自由而真挚,主持有风采更见特色与热情。
于欧州龙吟诗社、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早获推重,亦广受侨界赞誉。
其人性情真挚,胸怀正气,慷慨豪爽,乐于助人,慈悲为怀。丰富的人生历练与深厚的情感积累,使她的诗篇兼具真率与雅致。读之,如月华洒庭,如昙花一现,却能留香于久远。
是集之成,既为总结,亦为新的起点。愿丽华以此为阶,再登高峰,拓展诗境,于文字之间,写尽人间至情,映照岁月风华。
——谨序
陈文林, 2025年8月28日
秀丽清纯月季花
认识月季花(林丽华笔名)很多年了。在我的印象里,她外秀内刚、心直口快、乐于助人。
在事业上,她与家人经过艰苦的奋斗与跋踄,事业有成。
在侨社,她是一位热心的侨领,长年活跃在法国华人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种场合。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海外打拼多年,仍不忘中华文化,始终热爱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学精华—-中华诗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作、勤学苦练,将生活、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诗词的形式抒发海外游子的情怀,表达对故乡不变的眷恋。
阅读、欣赏月季花的诗词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所写的诗词,少有无病呻吟,而是每每有感而发,放飞一种情感,一种思考;另一特点是用字准确,不生编硬造,读来顺口,诗意盎然。
时下有些人学写古诗词,为了表现诗词的华美、高深,往往挖空心思去寻找一些所谓高雅、生辟的字入诗词,让人读来抝口、不畅,有时甚至词不达意。
其实,一首好的诗词,贵在意境。读好诗词,能让人有一种思想上美的享受,能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激发无尽的联想……
象李白的一首“静夜思”,只有短短的四句,用词浅近却精准,读来朗朗上口、诗意无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诗能传唱几百年而不衰,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月季花(林丽华)即将在“龙吟诗页”上刊发专辑之际,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希望在今后的岁月中,诗人月季花能为我们吟唱更多优秀的诗词,一首首诗词就像大自然中的一朵朵月季花一样,秀丽、清纯,而又充满勃勃生机!
《欧洲龙吟诗社》, 首任社长:梁源法 2025年8月28日
一年长占四时春
——读林丽华诗词随感
李寿平
“采采流水,悠悠花香”,这两句:分别出自唐代司空图《诗品》“纤秾”、“委曲”章节,用以表达光彩灵动,韵味悠长之意。这也是诗歌意境的准则之一。
社会上称作家、画家为家,但是称诗人为人。因当讲平常语言的是人,只是加了一个诗字而已。“诗人”的称号也不容易的,就是指能从平常话语中提炼出不平凡的语言,就成了诗歌,能做到这样的人就成了“诗人”。
语言和文字之间会显示才气、想象、直觉和感悟。同是描写庐山瀑布的诗,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徐凝的:“万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相比,高下立判。
中国号称“诗国”,但是历史上的有名的女诗人很少,我只知道著名的如李清照、薛涛、朱淑真等。虽有其他女诗人,由于国情多以从夫之姓氏,真名不具。我以前曾购有《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一书,只是随便翻阅了一下,此书是一部关于清代女诗人的小传,由民国施淑仪所辑。辑录清代顺治至光绪末年闺秀诗人1260余人的事迹,起于沈云英,止于秋瑾,寄寓对女豪杰的尊崇之意。这可能是记载女诗人最多的一本专著了。施淑仪认为“女子亦独具人格”,“著述乃个人之事,与夫无与”。在书中都具女诗人名字。
时代不同了,现在以绘画、写作为生的相应比以前困难多了,靠写诗得稿费为生的几乎不可能。
特别写作旧体诗词,被誉为是“戴着镣铐跳舞”,况且现在的社会已无旧体诗词的语境,典雅隽永的词语早已被前人搜罗殆尽。要想在诸多的限制中有所表现,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当下已进入AI时代,输一题目便能生出多首诗词,要在诗歌这个领域取得点成绩,谈何容易!目前能坚持作诗者多为对诗词的挚爱,亦是精神生活的一种体现。
我多年前认识林丽华,多次在书画展中见到她的身影。只知道她会写诗,还能写一些短篇小说,但没读过其作品。2020年疫情期间,我因写一篇关于铃兰花的小文,顺便引用了她写的两首词:
《西江月 铃兰花》
其一
瓣瓣芳芯莹玉,盈盈气度浮香。
宅家赏尔意飞扬,尤喜疫中相仰。
幽郁令君眷恋,捎来好运安祥。
深情几许蓦然长,宁静无忧绽放。
其二
自有冰清傲骨,胸怀纯洁芬芳。
晴光璀璨远飞翔,大爱家中颂唱。
奇蕊迎来愉悦,清优簇护华章。
特殊时节味悠長,共贺平安无恙。
这在当时能持此乐观态度的人是比较少的,这可能是热爱诗词的缘故吧。
林丽华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休闲时能在自己的庭园里栽花种草,还写有不少有关花花草草的诗词,有格律诗词,也有现代诗歌。我在《欧洲龙吟诗社》的平台中读过一些,总的感觉是现代诗写得比格律诗好些。观花产生思绪,联想促进思维,具象与幻象的叠加便生发出诗的语言。如她的一首:
《浣溪沙·庭中鸢尾咏》
剑叶裁云拭碧穹,一枝虹气破鸿蒙。露凝王冕鎏金重。
香渡塞纳春化蝶,光浮眉黛色腾龙。风前犹带汉宫钟。
她的现代诗也很好,如《双生枫笔记》:
土地在根脉里调色
一管挤给盛夏
一管留给深秋
于是你看见
火焰在低处举灯
翡翠向高处借风
红的那枝
啄食落日余烬
绿的那梢
打翻春茶新瓮
当鱼尾扫过倒影
池水忽然恍惚
究竟谁在镜外
谁在镜中
她近期写自己花园昙花开放的几首诗,就很有诗意,如《昙花一现》、《昙花七玉照长空》、《月圆十二花》等。
生活要艺术化,而艺术则不可生活化,否则艺术就不称为“艺术”,而变得平庸化了。艺术和诗歌多以自我欣赏为主,不要老想着什么”宏大叙事”。所谓“大云际天,无体与方”,则什么也比不了,什么也说明不了。
歌颂帝王圣贤,不如赞美自己的生活。歌贤颂圣的人太多,赞美生活的人就太少,别人赞美自己的少而又少,所以,写诗赞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才是最值的。
林丽华平常说话心直口快,热情洋溢,但是在用诗来表达语境时却很委婉含蓄。直觉、幻觉的影像重叠,加上自身情绪的宣泄,经语言的提练,凝结成自己的诗。
听到一些朋友笑着说,在吟唱的场合,只要她一出现,大家都笑了,我想这也是一大优点嘛!笑归笑,吟诵还是很认真的,而且很快进入角色,她的气场能感染人,还能给大家带来欢乐!自然的氛围,有心人能感受到诗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不误,是时代的幸运儿!
林丽华是做头饰品外贸批发生意的,在事业上也是成功人士,她被推选担任《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常务会长。她在诗词创作上也是成绩斐然,是《欧州龙吟诗社》名誉社长。
打理生意要仔细认真,不能意气用事;吟诗作赋要想入非非,不能循规蹈矩。她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多次捐款赞助欧洲龙吟诗社会务活动,这也是为人称道的。
林丽华的一个网名叫“月季花”,有感于其做生意、诗词创作两不误的执着精神,我借用苏轼咏《月季》的两句诗来作此文结尾:“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2025年8月28日于巴黎东隅雅吹堂)


易经参悟记:
余研习《易经》十余载,虽未窥其堂奥,然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圣人循循善诱,以阴阳之变博吾以文,以乾坤之道约吾以礼。吾虽天资浅拙,竟倾半生虔诚叩问——盖因天地至理,尽在爻象交错之间也。
《读易经感怀》
乾坤浩气贯长风,
勘探阴阳未竟穷。
千古衣冠藏卦象,
百家韬略启经功。
仲尼韦编曾三绝,
文王拘羑亦自通。
极道从来明德显,
传薪万世鼎彝中。
老祖宗留下一音贯篇奇趣生辉的智慧深埋于汉字笔画之间,中华民族文化的每一个同音里,都藏着汉语魂魄的密码在音韵流转之中。千年文字游戏非儿戏,是语林绝艺,是音律兵法!今人笑古人迂拙,岂知一字千音、一音千义的玄机?能读懂的,都是汉字血脉的传承人。
余才疏学浅,如半桶水晃荡,然脸皮尚厚,斗胆效仿先贤文字游戏。
今献丑二篇,但求博君会心一笑。
拙作虽陋,然承古意。读者若能辨音解字,会心一笑,便是汉字知音。
齐杞弃妻(一)
齐杞弃妻,妻泣凄,凄戚凄戚。妻企杞,起崎岐,乞栖栖。妻祈祈,杞岂弃?杞岂弃?弃妻奇,齐杞欺,齐杞乞奇。
译文:齐国杞生性奇,抛弃亓姓妻,妻子哭得凄惨,凄凉悲戚。妻子仍然想回到齐杞身边,翻山越岭,四处乞讨。她祈求上天,心里想着:齐杞怎么会抛弃我?他怎么舍得?然而齐杞的行为实在太奇怪了——既欺骗又冷酷,真是奇怪得令人不解。
2014年秋月作于巴黎
失诗世事(雅士守诗)(二)
诗始时,世识氏,氏识诗,诗是氏。时失势,氏失室,室失氏,世失识。诗施誓,誓释世,世逝逝,时失拾。氏释事,事失实,诗失时,时失诗。
咝——失世失诗,诗失世;世是诗,诗是世。
译文:当最初的诗意出现时,世界认识了雅士,雅士也懂得了诗,雅士与诗本就是一体。然而时光失落,雅士失去了家室,家室失去了雅士,整个世界也失去了真识。
雅士立下誓言,要守护世间,但世事已消散,时间失落,诗也随之远去。
于是只能感叹:当世界失去诗,诗也失去世界;其实,世界就是诗,诗就是世界。
2025年秋月作于巴黎

《夏荆山明心佛图记》
余已珍藏名画家夏荆山先生(教育家、慈善公益家)“明心佛”宝相一幅,此乃先生晚年精诚之作。先生为当代佛画泰斗,遗墨尤见慈悲智慧。此帧融工笔重彩与写意精神于一炉,墨线如金刚杵般劲健,赋色若琉璃光般澄澈。佛目微垂而悲智双运,衣纹流转具吴带当风之妙。右上题跋 »心是众善之源 »等语,正是先生以画弘法的菩提心印。静观此作,顿觉三千世界收于方寸,八万尘劳息于当下,诚可谓 »画中有佛,佛在心中 »之无上妙品。
今不揣浅陋,敬题一首诗于左,以志景仰,以契心源:
丹青妙笔现金容,
法相圆明证悟通。
万善由源开觉路,
众德根本启禅宗。
涅槃息妄三界外,
轮回执迷九重中。
莫向身外求妙法,
灵山只在寸心通。
七律·梧溪
达照法师
胜境深山蕴圣人,
三朝辅宰事躬亲。
窗前碧水蒸云翳,
屋后苍松护稷神。
细柳家中怀旧梦,
文昌阁外话新春。
刘基超构承幽远,
相国祠堂毗我邻。
题梧溪次达照法师韵
陈文林
也颂新闻出報人,
梧溪园里系相亲。
撰文百事应无敌,
挥笔千秋似有神。
品质风华馨若麝,
和雍气度蔼如春。
当年幸与延安会,
业绩堪同斯诺邻!
和恩师《梧溪寄意》兼写梧溪
陌上花黄恰遇时,
环村呈黛靓风姿。
溪中流水迴清韵,
宅里风華见雅诗。
富相留馨予后裔,
刘基娘地赋英奇。
高才自有文兴地,
景仰于心正许追。

《题吉美博物馆佛像唐卡》
梵光静照琳宫寂,
妙相庄严法界通。
金线勾勒慈悲相,
丹青绘就智慧容。
莲台已证三生果,
宝座初开万法空。
莫道西天云路远,
此间一念即灵山。
注:此诗专为馆藏尊佛像唐卡而题。佛像唐卡以绘制佛菩萨造像为主,注重表现人物的神态与精神境界。图中主尊慈悲庄严,衣纹流畅如行云,金线勾勒精准如法度,展现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精髓。矿物颜料历经岁月仍光彩夺目,可见当年画师技艺之高超。吉美博物馆此作,让我们在西方殿堂得见东方智慧之光。
洞仙歌·绿度母智慧唐卡
青莲映月,慧目垂三界。绀发垂肩拂云彩。正宝瓶流润、甘露涵春,金缕刺,织就慈悲法界。
智光开觉路,烦恼冰销,般若莲生遍空籁。问绿袂飘时、慧脉何通?在唐卡、丹心千载。但见得澄明渡慈航,照雪域长天、真如自在。
妈祖分灵安座巴黎賦
金身跨海御风行,
圣光沐世启昌祯。
云裳漫卷埃菲尔,
慈雨轻扬塞纳萦。
万里心灯传汉月,
五洲香火系湄情。
重洋纵隔灵犀在,
共仰坤德耀玉京。






九三阅兵感怀
九域雄师列阵宏,
金戈曜日贯苍穹。
战车撼岳乾坤定,
银翼凌霄寰宇平。
盛世经年铺锦绣,
侨心万里共晖明。
峥嵘史册翻新页,
浩荡天风卷旆旌。
《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陈岚会长受邀9.3观礼有感
霓裳海外结云心,
共越重洋报好音。
飒爽英姿昭日月,
铿锵芳步振璆琳。
千枝锦簇情同热,
万壑风来声自沉。
今御天风瞻凤阙,
长将肝胆系华岑。
满江红·铁血丰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
烽火连霄,惊雷动、山河迸裂。抬望眼、断垣焦土,恨凝霜月。
壮士横刀摧敌阵, 布衣喋血寒窑咽。 挽狂澜、铁骨筑长城,坚如铁!
松江怒,黄河决;青纱帐,旌旗猎。更同仇百万,补金瓯缺!八载悲歌焚旧夜, 一朝旭日熔残雪。看今朝、白鸽掠苍茫,丰碑屹!
满江红·咏陈栖霞将军(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铁翼横空,扶摇处、云涛崩裂。 抬望眼、青田子弟,壮怀激烈。 台岳千寻铭剑魄,沧溟万里飞霜雪。 掷惊雷、霹雳震重霄,倭酋灭!
烽烟炽,金瓯缺。 天柱折,哀鸿咽。 驾长风鏖战,碧血犹热。 九域同仇驱魍魉,八荒尽扫澄寰阙。 看今朝、皓月照山河,酬英杰!
注:陈栖霞(朱文海诗友的外公)青田籍抗日英雄。缅甸华侨,抗战爆发后毅然归国,赴法国深造航空技术,历任空军教官、大队长、司令等职。台儿庄战役中驾机迎敌,是中国第一个架机击落日机的抗日大英雄。
满江红· 永远的蕃号《刘老庄连颂》
一一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
铁血巍然,刘庄阵、孤旌傲立。 烽炽处、八十二骑,裂穹穿日。 淮水尽翻刀锷赤,楚天皆化征衣碧。 障重围、死护庶黎逃,鏖锋急。
肠犹剑,骸作戟。 瞳未瞑,声仍叱。 看乡民泣血,补袍重绎。 莫道中华无胆魄,母亲膝下皆忠脊! 问青山、可记那年春?松涛立!
六州歌头·咏藏布江水电新章
天河倾落,雪域锁苍茫。蛟浪降,雪涛畅,沃瘠壤,泽遐方。 百丈琉璃嶂,平湖旷,云舟荡; 挥斧钺,开山岳,镇玄黄。 万仞嵯峨,铁臂驯虹蟒,怒贯云冈。 看熔岩淬刃,寒夜铸钢梁。北斗垂纶,慑洪荒。
望高原莽,风雷荡; 明珠漾,焕天妆。 熔雪酿,驱魑魉,奏宫商,韵铿锵。 九域同瞻仰:光千丈,裂鸿茫! 穿大漠,连千帐,夜无疆。 一闸摇坤,倒卷星河浪,沸涌沧浪。 唤湖山为鉴,日月刻勋章,永耀炎黄!
贺丽水海外诗协
瓯水钟灵一脉通,
群英霞蔚海天融。
诗心早共春潮动,
雁字先环云外嵩。
笔纳千山成汉韵,
歌驰寰宇振唐风。
明朝更举流觞约,
浩蕩风雷淬日红。
贺“翰墨中华情,文化传侨心”书画展
丹青焕彩耀乾坤,
翰墨流芳系国魂。
笔走龙蛇惊素练,
毫飞云水染春暄。
千年雅韵连寰宇,
万里乡心入画轩。
但借琳琅铺大道,
中华文脉亘长存。




江城子·题叶星千画家的《动》
玄渊暗涌触须伸, 墨绡轻,影绡瞢。 几簇灵丝、蜕骨试新形。 忽被后潮推作霭, 沉复起,是前生?
观者方觉睫上腥, 色初凝,又斜行。 总在虚无焦距、幻仙踪。 若问此中何物动,宣色动,眼波惊。

《临江仙·題红崖有爱》
虬干擎崖经岁立,新柯沐雨初葳。
危巢稳处护雏偎。清啼穿晓雾,暖羽织春晖。
石罅新蕤抽嫩碧,岩隈点点芳菲。丹崖绝处见天机。谁言寒彻骨,爱至万灵归。
【题记】
有幸收藏名画家潘文良先生的《红崖有爱》图,画中孤木枝枯,巢托崖顶,母鸟哺雏,草花相伴。境虽苍寒,情弥深挚,倚声成咏,尤见生机。因而成此一阕,以志所感。

醉桃源· 题画家朱毅中的山水雾霭图
尘寰蜕尽剩云漪,青灰染世衣。忽从空处绽枯薇,天荒一隙扉。
驼色皱,雾形弥。谁将混沌治,若逢樵子莫相疑,此山正凝脂。

《观叶则金老師的仿白石虾趣图》
水墨在游,五段银钩,灰绢上,浮着未动的。秋
须尖垂露,脊背藏舟,一尾墨,沉入空白的。柔
啊这些!无骨的韵,正用淡浓,濛濛难辩的 。皱
贺谢树人社长〈悲欣交集〉付梓
漂泊生涯笔底收,
悲欣交集忆沉浮。
乡关万里云和月,
文脉千钧刚带柔。
闾巷记闻存史笔,
江湖肝胆寄诗舟。
巴黎夜雨青灯下,
仍有书香透重楼。
贺《阅读叶星球》书刊付梓
蓬岛移根欧陆耕,
星槎渡海笔纵横。
雕龙手辟千秋史,
骑鹤心驰两艺京。
万卷襟怀云外展,
一城风雨掌中轻。
叶公自有真麟爪,
不钓虚名只钓情。
和四时吟诗次原韵
谁言四季总无情?
岁岁枯荣自有声。
桃李春风香满路,
荷塘夏雨韵连甍。
千山霜叶红如染,
一夜雪花轻若萦。
莫叹轮回皆定数,
且看日月伴君行。
林鸿范老师原玉:春夏秋冬
林鴻范
人生几度夏秋评,
一叶一枝分外情。
引客红花开遍野,
冷冬白雪积三更。
夏荷柳绿河塘映,
春竹松青山岳盈。
自古逢秋悲寂寥,
尽知四季各鲜明。
和围棋诗次原韵
纹枰对坐两相疑,
黑白交锋路转岐。
角地频争如割据,
中天漫展似临池。
三三妙手窥玄奥,
六六奇谋辨有为。
劫尽沧桑终一笑,
方圆世界即须弥。
原玉:《下围棋》
胡明国
诈欺交织处心疑,
黑白重重步步歧。
边角蝇营图实地,
天元擘画蓄虚池。
二间高夹终当应,
一路小尖期可为。
相杀相生依古法,
输赢运势在须弥。
《怀刘公骈文》
疫劫夺贤,诗坛星黯。刘公锦权,潮汕俊彦。香江传道,巴黎耘文。石馆金牌,四海吟唱。
三千玉洒寰宇,两任纛擎龙吟。
天妒才杰,疫折松筠。墨渖犹温人杳,诗笺尚在案空。深溪水咽,欧陆风凄。愿骑鹤挥笔,
再续瑶篇。
撰文:后辈林丽华
注:刘锦权老社长曾任欧洲龙吟诗社第六、七届社长兼主编。
《小园竹谱·九君子传》

水竹涵虚(一)
根畔听泉脉,身中纳水光。
霜来仍抱节,不与俗同长。
——本园东墙池畔生:此株汲池水而长,叶常垂露如听泉。

紫竹禅踪(二)
幽竿凝夜色,影落小窗凉。
一脉莲舟渡,和风送郁香。
——西窗石径侧第三丛:暮色中紫竿映窗,每与经卷相伴。

矮竹影(三)
短短如苔毯,平平依屋旁。
行人轻踏过,佇听竹声扬。
——南阶苔石间铺地生:履痕常染碧色,踏之簌簌如私语。

毛竹擎天(四)
高节凌云阙,清阴护短墙。
一年新笋茁,万叶自铿锵。
——北隅倚墙冲天者:去岁笋破青砖,今已高逾檐角。

细竹傲骨(五)
线叶裁风细,清阴缀槛廊。
微微如耳语,昼静更闻香。
——东南角镂窗畔:枝细如丝却斜出拒栏,自成嶙峋格局。

斑竹琅玕(六)
碧玉嵌星斑,摇风舞佩环。
拂尘清影动,自在庭前欢。
——西廊月洞门侧:湘妃痕似泪非泪,乃园中最早植者。

矢竹志(七)
秋后边生白,寒深气转芳。
不争春色闹,独傲一庭霜。
——东北角霜雪最先处:每至深秋叶缘凝霜白,孤傲冠绝全园。

淡黄竹色(八)
淡淡铺金缕,斜阳照影长。
回眸庭半綠,浅笑有余光。
——西南夕照廊畔:午后斜照透叶,满地金斑恍如铺锦。

无名竹神(九)
姓氏君姑隐,风姿已可商。
明年抽一朵,与我订琼章。
——石山缝隙自生者:不知何年籽落石隙,竟成亭亭一竿。
《自题小园竹记》
此九竹皆自家宅园手植原生竹种,积廿余年光阴,今各具风神。九题暨九家墨韵九竹实录,诗书合璧以志清欢,诗记其态,书传其魂,惟愿观者如入小园,共此清风。


林姐宅院《昙花》夜开有照
叶福庆
昙花趁夜开,
为避俗人来。
秉烛得真赏,
成诗多逸才。
香清宜皎月,
影散入灵台。
羡煞其风骨,
刹那无点埃。
昙花三咏(同福庆弟首联酬唱)夜绽(一)
夜绽(一)
昙花趁夜开,
为避俗人来。
玉盏垂霜蕊,
晶帘映雪腮。
暗香飘绣阁,
清影上琴台。
莫道相逢短,
幽光入梦裁。
对酌(二)
昙花趁夜开,
为避俗人来。
素鬓簪冰朵,
红炉暖旧醅。
分香滋墨砚,
叠影落诗材。
醉里贪芳久,
浑忘晓色催。
晨别(三)
昙花趁夜开,
为避俗人来。
风送梵音近,
露垂珠泪回。
韦陀临静望,
晓色映帘灰。
明岁花期至,
新诗邀客裁。
注:谨以组诗记录今岁家中昙花盛放之景。
小园桂香飘万里情(藏头诗)
小院秋高树影重,
园中嘉木愈青葱。
桂含瓯越三春润,
香渡重洋万里风。
飘入诗笺凝作韵,
万重沧海化为虹。
里闾犹记移根事,
情系天涯月明中。
跋:此桂原植故乡温州,越十载不花。后终绽芳华,香透小园。今以藏头诗记之,八句首字联为「小园桂香飘万里情」,兼怀故国乡愁。
《诗经·小园风物咏》/国风·小园五章
嘉木
嘉木苍苍 立我东庭
嘉木苍苍 守我窗棂
春抚其冠兮 冬披雪缨
雀栖叶荫兮 蝶梦枝清
繁花
繁花夭夭 生我西垣
繁花夭夭 香越疏阑
朝饮霞露兮 夕沐月涟
蜂偷蜜去兮 蝶窃芳还
碧草
碧草萋萋 漫砌生柔
碧草萋萋 织春成裘
雨缀珠履兮 风摇翠裯
稚童踏青兮 轻步慢游
灵禽
灵禽喈喈 穿林弄簧
灵禽喈喈 书破天光
朝啄竹实兮 暮衔云裳
遗羽作笔兮 墨染苍茫
锦鲤
锦鲤洋洋 戏藻浮沉
锦鲤洋洋 幻龙可寻
金烁星斗兮 红翻绮纹
莫投香饵兮 自在云深
昙花一现(现代诗、自由诗)
开得那么慢
捧出月光般皎洁的瓣
如叹息轻轻
绽放寂寞的灿
走得又匆忙
晚风追不上
为你遗落
那首未写的长
刚被凝望
已合上芬芳
我们徒然点亮
告别比露珠凉
风驻空枝旁
数秒的恍
未竟的绽放
比永恒更亮
那刻光
与影成双
虽刹那流淌
夜未央
刻下不灭的章
注:写在7朵昙花同时盛开之际。
竹摇晴空池畔蓝(现代诗、自由诗)
灰鸽子们渴了
圆石上那只凝望
目光惊散絮飞
睡莲褪去粉衫
即是池面浮起的月光
锦鲤泼墨
驮着光斑游进树影
风攀上竹梢
叶簌簌嚼着
递来一封
二十七度
来自云端六点半的信
裹着蓬松的时辰
坠向巴黎的黄昏
云吞下
一整片晒暖的蓝
融化
风吹哪页读那页(现代诗、自由诗)
当山峦成为摊开的书脊
风便有了翻阅群峰的权力
它从春的章节启程
带着桃瓣书签
穿过
溪流折行的段落间隙
云是天空的眉批
在页脚晕染未干的墨迹
候鸟衔走飘落的注脚
把季候的注解
藏进羽翼间的留白
我們静坐成两行
被命运装订的散句
任时光的指腹摩挲断章
何必追问章节的序号
且随这穿堂之风
翻到哪页
便读透那页
十串葡萄和一树梅子(随笔)
小园里半圆形的葡萄架,高高架起,像一道绿色的拱门。葡萄藤攀得欢快,叶子密密匝匝,遮出斑驳光影。可走近一看,却只挂着十串葡萄,精致而稀少,像老天在掌心里留的礼物。
而就在葡萄架旁,一棵小小的梅树正低着头。它的个子不高,甚至显得有点瘦弱,却被一树果子压得弯了腰。那些梅子起初是青涩的,如今渐渐褪去生硬的绿,染上浅浅的黄,风吹过,枝叶簌簌作响,仿佛一树的笑声。高大而稀少的葡萄,矮小而丰盈的梅子,各自展现着生命的节奏。
这时,我想起吉祥探险家、唐卡收藏家王瑞的一句话:“唐卡没有真假,只有新旧。” 细细品味,这话放在眼前的葡萄和梅子身上,也同样适用:丰盈与稀少,高与低,哪有什么真假?只是不同的形态与韵味。
十串葡萄,也好,一树梅子,也罢,都是岁月的馈赠。无需比较,稀少与丰盈,各自成全了生活的圆满。阳光洒在半圆铁架上,叶影摇曳,梅子的浅黄在微风中闪动,仿佛在轻声提醒我:生活里,每一种姿态,都值得停下脚步去珍惜。
园中棕影(散文)
小园有棕树十余株,有几十年的树龄了,这些树也怪,时光流转,却不肯向上,唯独后院东南角一棵老棕,是先前犹太房东所植,窜得极高。那老棕至少四十多岁了。树干粗粝皲裂,像是被岁月用刀细细雕刻过。它独立园隅,与周遭矮棕形成奇异对照。我常思忖:同样的泥土雨露,何以独独不同?
前几天我发现了一株新绿,紫竹林丛破竹而出,几张嫩叶初展,怯生生仰接天光,这意外的生灵,既不像老棕那般孤高,也不似矮棕那般世故,只是天真地仰着小脸,承接叶隙漏下的光斑。
晨光里,高树长影笼盖众棕;风起时,矮棕窸窣私语,高树与云絮语,小棕惟轻颤微吟。
夕阳总先镀高树,月光亦独沐孤枝。矮棕们自得荫凉,新棕却兼得夕照与晚风,承双份恩泽。
夜观棕影参差:高者清瘦,矮者团簇,新者淡如浅墨。高有高的孤傲,矮有矮的自在,新有新的可能。
想来人世亦是如此。有人选择孤高向上,有人宁愿踏实低伏,更有人正在懵懂生长,尚未选择自己的形态。园中棕树,高矮相间,新老共存,各得其所,各自生长,如此便好。那株自生的小棕树,或许正在静默中思考:来日是要凌云而上,还是团簇而生?抑或走出第三条路来?且由它自己去想罢。
第32课.(随笔 )
学法国料理,已经不知不觉走过了许多年。今天是第三十二堂课,跟随不同的大厨学习,我尝试过各种料理的可能——却始终回避甜品。不是因为它不美,而是因为我怕自己抵挡不了诱惑,怕胖。
这或许听起来有点傻,但这样的「克制」,反而让我记住了学习的初心:料理不是炫耀技巧,而是为家人准备的一份心意。
我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专业的厨师。对我来说,最幸福的时刻,不在于课堂里学会了一道新菜,而是把它端上餐桌,看见家人满足的神情。疫情曾让这条路暂时停下,但停顿不等于终结,只是生活的一个休止符。直到今年二月,我又重新回到课堂,找回了那份热爱。
音乐于我,其实也是同样的。它并不需要完美到无懈可击,而是带着真实的气息,能陪伴、能温暖。就像一顿饭,有时不必复杂,却能滋养人心。
三十二堂课,三十二次专注与倾听;一张专辑,无数个音符与心声。料理与音乐,在我的生命里,其实是同一件事——都是我愿意不断学习、不断打磨,最后带到你面前的一份礼物。

巾帼诗心·跨越山海的文化使者
——谨贺林丽华女士诗集付梓
林丽华,她以诗为舟,载着瓯越乡愁穿越塞纳河的晨雾;她以笔为篙,在方块字的江河中撑起一方巾帼天地。
作为《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创始人之一,十八年韶华倾注侨团建设,用柔肩担起文化传播的桥梁;而今以墨痕记录半生行走,让诗篇成为跨越文明的鸢鸟。
这本诗集里:
有竹影与巴黎云霞的交响,有易经哲思与远方风土的对话,更有一位女性创业者、文化守护者、诗心传承者。在双重文化土壤中生长的生命印记。
她的笔,既写人间的美丽与忧伤,也写女性的坚韧与大爱。她的诗,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信念与情怀。愿她的诗,如同她的生命姿态,在海内外读者心中,长久芬芳。
愿这些从生活深处升腾的文字,能让读者触摸到一个灵魂的温度:
既在红尘中脚踏实地,
亦在诗意里仰望星空。
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会长:陈岚, 2025年8月31日敬题
〖原载【龙吟诗词】第109期林丽华专辑,林丽华授权转载〗